我院完成全国首例全麻下极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

日期:2012-07-25 访问量:12229 类型:健康服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69岁的曹大伯不曾预料到,两年多前的一次手术竟然为今天冠心病的治疗一波三折埋下了伏笔;当然,他更不会料到,这机缘巧合竟然使他成为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冠脉支架术的全国第一人。

        两年多前,曹大伯因为吞咽异物感前往上海崇明医院就诊,查胸部血管CT显示“胸主动脉瘤”,其后转至长海医院行主动脉弓部血管瘤腔内隔绝术,于主动脉弓部成功植入支架一枚。近一年多来,曹大伯反复发作胸闷、胸痛,稍活动后即气急、气促明显,起初还以为仍是胸主动脉瘤在作崇,上个月曹大伯到杭州市一医院就诊,结果查冠状动脉CTA显示“冠心病 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得知这个消息,身为退休医务人员的曹大伯心里凉了半截,他很清楚,人的心脏共有三支冠状动脉供血,三支血管都出了严重问题,这意味着哪怕是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出现生命危险。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为下一步的治疗打好基础,医生决定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6月19日,第一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先经右桡动脉径路,但由于锁骨下及头臂干动脉迂曲,主动脉弓部又有金属支架覆盖,造影导管经过迂曲的动脉再碰到支架后遇到巨大的阻力,结果导管送到底也到达不了冠状动脉开口。遂更换股动脉径路,结果又发现腹主动脉亦严重扭曲,常规用的造影导管长度不够,经多次尝试导管都无法接近冠状动脉开口。由于两年前主动脉弓部支架术后造成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无法从左上肢血管径路行冠脉造影,就这样第一次冠脉造影以失败告终。
        面对困难,医生没有退缩。两天后,心内科副主任叶显华医生亲自上阵为曹大伯做冠状动脉造影。为了解决造影导管长度不够的问题,这一次造影选择右肱动脉径路。几经努力,造影终于成功,结果显示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左冠脉前降支中段狭窄95%,回旋支近段慢性完全闭塞,右冠脉近段狭窄95%,同时伴血管严重钙化。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病情后,决定尝试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但手术刚开始没多久,曹大伯突发胸闷气急伴大汗淋漓,而且进行性加重,无法平卧,两肺闻及大量湿罗音,考虑发作“急性左心衰竭”,虽经积极抢救病情仍不见缓解,无奈之下只好暂停手术。
        此后数天,曹大伯胸闷、胸痛、背痛及气急、气促反复发作,肱动脉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病情极不稳定。6月25日,医务科组织我院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危重病医学科多学科会诊,讨论曹大伯的下一步治疗方案。经全院会诊后,统一了意见,明确了下一步治疗方案。曹大伯由于主动脉弓部植入支架,左侧锁骨下动脉已闭塞,不具备行冠脉搭桥术的手术条件。三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都极其严重,行内科介入手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是缓解病情唯一可行的办法。但介入手术导管到位困难,手术操作步骤繁杂,预计费时较长。为了减少术中发生意外状况的风险,需多学科协作,在全身麻醉和机械辅助呼吸下做手术。全身麻醉可以减少全身组织氧耗、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衰等突发事件发作。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专家黄进宇主任医师亲自出面协调多个学科,并与叶主任一起拟定具体手术方案。
        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病情调养,周全的术前准备及充分的病情告知和沟通后,曹大伯终于等来了手术;这一天,7月19日,对曹大伯而言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曹大伯安静的躺在导管室手术台上,先由麻醉师实施全身麻醉、机械辅助呼吸,再由心内科副主任叶显华医师主刀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管室里手术医生、麻醉师、技师以及护士紧张地忙碌,导管室外面则围满了多学科内外科医生观摩学习。经过近5小时手术,克服重重困难,曹大伯三支冠状动脉被依次完全开通,手术成功了!当叶主任面露微笑脱下手术衣时,导管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据悉,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尚无在全身麻醉下行极高危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手术的先例。冠状动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钙化病变合并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成功率无法保障而且风险极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缺乏较好的处理方法。此次曹大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跻身省内领先、全国乃至世界一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