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杭州新闻APP】内外科无缝衔接,为80岁食管癌患者进行了一场接力手术

日期:2019-06-13 访问量:12763 类型:健康教育

全麻下的消化内镜手术做到一半,发现病情复杂,急需转胸外科手术,怎么办?让病人重返病房等待转科、择期手术,还是继续全麻下等待胸外科安排紧急手术?


若是以前,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处理起来都很棘手,因为要涉及到手术方案的临时变更、科室间的协调以及医患间的沟通,没有很完善的流程和预案,整个过程会显得手忙脚乱。


今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新成立的综合肿瘤诊治中心(Comprehensive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CCC),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80岁的杭州人徐大伯(化名),就刚刚经历了一场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获得了最佳的诊治方案。

 

吞咽困难 呼吸急促

80岁老爷子确诊食管癌

80岁的徐大伯,向来身体硬朗,胃口也不错,生活起居均能自理。2个多月前,吃中饭时,徐大伯突然感觉吞咽困难,咽下去隐隐作痛,还伴有胸闷不适感。


徐大伯认为这样的“吞咽异物感”只是因为经常会发作的咽喉炎引起的,对生活影响不大,也就没去管。可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他便出现了严重的吞咽困难,呼吸急促,动不动就出一身汗,同时,身体也日渐消瘦。


家人觉得不对劲,赶紧把徐大伯送到家附近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根据病史描述,消化内科王仲略副主任医师马上安排徐大伯做胃镜检查。入镜后,一个3X2.5X2厘米大小的球形新生物出现在王医师眼前,几乎堵住了3/4的食管,而且表面粗糙、糜烂、充血,像个即将爆破的肿球。当时医生初步判断,肿物良性,但不排除癌变的可能。



活检时肿物图示 医院供图


住院、检查、病情评估……徐大伯的这个食管肿物,打破了一家人的平静。


活检后的病理结果出来了,显示为良性。然而,消化内科主任李国栋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多年临床经验告诉他,徐大伯的食道可能存在两种病变——良性肿瘤伴表面癌变。

 

 

开胸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

综合肿瘤诊治中心(CCC)发起多学科大讨论

考虑到徐大伯年事已高,家人心里矛盾重重——快80岁的老爷子,开胸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吗?


对此,李国栋主任也有相同的疑惑,他马上求助于综合肿瘤诊治中心(CCC),经过消化内科、肿瘤科、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讨论,通过综合评估、反复论证,最终为徐大伯制定了不同于常规的食管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徐大伯高龄、肿物性质不明的情况下,先进行创伤较小的内镜下食管粘膜下剥离术(ESD),同步准备外科手术,以确保万无一失。


很快,徐大伯全麻下的胃镜ESD手术由李国栋医生实施。然而,操作进行一半时,李主任发现徐大伯病灶周边食管内膜可能存在大面积癌变,如果继续在内镜下切除,手术难度及风险都很大。为病人安全着想,李主任立即启动第二套方案,暂停ESD术、转为开胸手术。而在另一边,心胸外科手术间早已准备就绪,徐大伯立即转台,由心胸外科施伟副教授接手开展手术治疗。前后转接过程不超过半小时。


手术进行地很顺利,术后,徐大伯的病理证实了平滑肌瘤表面癌变,瘤子周围粘膜癌变。


目前,开胸后2周的徐大伯,气色渐佳,不仅可以吃些半流质食物,还可以下地走动了。




李国栋医生表示,内镜下的食管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不错,但因为徐大伯癌变面积大,要彻底清扫癌细胞,防止复发,更适合开胸手术。

 

 

集中学科优势 以患者为中心

制定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方案

“当下,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杀手之一,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特别是一些本身带有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要经过充分评估。到底是选择先手术后化疗,还是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且要根据患者全身状况作整合考虑,这就需要多学科合作,为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杭师大附院业务院长、胃肠肝胆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国熊表示。


为此,今年5月初,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成立了肿瘤综合诊治中心(CCC),旨在通过内、外科合作,有效避免肿瘤患者在各科室间辗转、奔波,实现一体化服务,从而为患者制定最佳诊治方案。


“以前,内科治疗不理想中途转为外科手术,患者通常很折腾,费时、费事,甚至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如今,CCC中心的成立,就是要打破这样繁琐的程序,集中各学科的优势,提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内、外科联合,两手准备,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奔波转运、重复检查,通过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合理、最佳的治疗方案。最终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李国熊说。

 

通讯员 | 冯晓  颜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