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浙江新闻:一段家属与医生的聊天记录曝光 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日期:2019-04-14 访问量:11949 类型:健康教育

见习记者 沈听雨 通讯员 颜妤

日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陈小会主任收到了一条来自病人家属的短信,随即与他深聊起来......

聊天记录被曝光后,大家纷纷开始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让林先生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甚至为了增强老百姓普查胃镜和肠镜的意识,愿意加入癌症预防相关的公益组织?在简短的文字背后,却是一个心酸无奈的故事,这还得从林先生的父亲患病那年说起。

2017年,林先生的父亲身体不适入院治疗,在消化内科专家会诊及相关检查后,在胃镜检查中,医生发现林先生的父亲患了胃癌。遗憾的是,由于发现过晚,已是胃癌晚期。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击中了这个平静安乐的家庭。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林先生尽了最大努力陪伴照料。父亲去世后,林先生每每想起,还是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伤痛。

在医生们的建议下,林先生及家人进行了胃镜检查。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医生在林先生的岳父体检胃镜检查中发现了食管肿物,建议患者入院治疗。看到这个结果,林先生差点晕了过去,难道这次岳父也不幸中招?

今年3月7日,林先生的岳父被安排入院后,杭师大附属医院孙丽伟主任在超声胃镜检查中发现,食管巨门约28cm可见一黏膜下肿物,约18*20mm,表面发红,糜烂。胃镜病理结果提示:(食道)黏膜慢性炎性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

岳父患上了食管碰撞瘤,且由于患者食管癌和黏膜下肿瘤同时存在,非常罕见。医生建议进一步完善CT检查明确是否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尽早治疗以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可到底是行外科手术治疗,还是行内镜下ESD治疗呢?面对治疗方案,林先生一家犯了难。

最后,医生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行创伤性小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而患者术前评估结果可以耐受ESD治疗,也给所有人吃了颗定心丸。3月中旬,消化内科李国栋主任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了手术,在胃镜下成功将黏膜下约18*20mm肿物和肿物覆盖及周边黏膜完整切除。目前,林先生的岳父恢复地很好,已经顺利出院。

林先生说:“以前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从没想过身边的家人会患病。短短两年时间,身边两位至亲的人连接遭患病,身心上所承受的压力与伤痛常人无法体会。”而两位父亲不同的结局,也给林先生一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感悟,这才有了之前那段微信聊天记录的对话。

“这同样也是一次警钟长鸣,提醒着广大群众将胃镜和结肠镜纳入体检项目的重要性。”李国栋说,胃癌和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二第三位。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常规做胃镜和肠镜,可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生活中,如何增强人们对早期筛查消化系统肿瘤的意识,仍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每次建议他人做胃镜和肠镜检查时,通常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有些人还会说出一大堆的反对意见。

因此,李国栋再次提醒,无论有无症状,都要记得做胃肠镜检查,重视常规体检胃镜和结肠镜项目,让癌症无处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