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白衣天使”援藏医生吴俊凯旋归来

日期:2017-09-28 访问量:13831 类型:党政风采

    20177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医生吴俊响应组织号召,前往那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包虫病筛查工作。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人感染包虫病后,常因少量抗原的吸收而致敏,如囊肿穿破或手术时囊液溢出可致皮疹、发热、气急、腹痛、腹泻、昏厥、谵妄、昏迷等过敏反应,重者可死于过敏性休克。此次吴俊和来自全省各地的30B超医生的主要任务是筛查那曲地区的包虫病流行情况。他们积极克服气候、环境、习俗、语言等带来的种种困难,吃苦耐劳,拼搏奉献,是藏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两个多月过去了,吴俊医生圆满完成了任务,已凯旋归来,让我们跟着吴俊的手记,一起感受下他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所在的援藏小组一共三人,被派驻那曲县。一开始是在那曲县城,为县城周边的单位、学校、牧区的藏胞进行筛查。之后逐步将筛查范围扩大至县城以下的乡镇。我们先后去过达前乡、孔玛乡、香茂乡、那么切乡、古露镇、罗玛镇……

     

    每天马不停蹄地走村窜户,早晨八点半出发,赶往目的地。西藏地广人稀,村与村的距离往往有数十公里。经常要颠簸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一个村,给村民们检查完,稍事休息或根本没时间休息就得继续赶往下一个村。高原地带资源匮乏,修筑的公路远远不及内地。我和队友们时常被颠得七荤八素。

      

    西藏的自然条件恶劣是众所周知。时常是上一秒钟还在车中欣赏沿途壮丽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广阔的牧场,下一秒钟就下起了大雨甚至冰雹。有些地区没水没电,要使用临时发电机才能工作。

     

    如今高寒、缺氧已不再是稀罕事,路况差、路途遥远、下雨下冰雹,每天来回颠簸才是最需要克服的困难。常常是一天的工作完成,回到驻地已是夜里十来点钟。有一次,我们的车在路上爆胎了,修好车,下午一点才到目的地,藏族同胞排队等候已久,我们马上开始筛查工作,做好已两点多才吃午饭,稍稍休息,又坐两个多小时车赶回驻地。

     

     当地的藏族同胞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每到一个点,我们援藏专家组都会受到他们热情的款待:载歌载舞、献哈达、喝酥油茶……看到他们清澈淳朴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善良淳厚的热情,犹如春风化雨般扫去我们一身的疲惫。同胞们不知何时知道了我的生日恰好在九月,在远离家乡、充满藏族风情的雪域高原,可爱的同志们为我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生日。

      

    当地的包虫病感染情况不容乐观,至今已筛查10000余人,检出阳性和疑似病人400余例。当地的医疗资源、医疗人才极其匮乏。“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除了完成筛查任务,还负责传、帮、带当地的超声医师。他们非常好学,总是自觉自愿地围在我们身边,如饥似渴地汲取宝贵经验。同时,援藏组向藏族同仁捐赠了三套《超声医学》,借此鼓励藏族超人们技术精进、有长足的进步。

     

    两个月的援藏工作于我们来说是艰苦卓绝的,于当地居民来说却远远不够。援藏的筛查、带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是,我眼中的藏族同胞虽然处境艰难: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医疗条件落后、包虫病高发……却仍然乐观虔诚、善良、坚韧不拔。与其说我们在援助他们,不如说他们的精神也在净化我们的心灵。 援藏固然是在奉献,但也让我们有所得,医者千古事,得失寸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