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生活与健康》:抗过敏药物的合理使用

日期:2010-05-07 访问量:12425 类型:健康教育

 

如今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包括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据悉,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几乎要占到总人口的1/3,但其中只有不到1%的患者到医院就诊。面对琳琅满目的抗过敏药物,怎样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物,是要引起广大患者重视的问题。
抗过敏药物有四类
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抗组胺类药物、白三烯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和其它抗过敏药。
抗组胺药。是老百姓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最常使用的药物。第一代抗组织胺药主要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赛庚啶等。这一类药物的疗效确切,但用药后有许多副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主要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抗过敏作用起效快、强而持久,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用于治疗荨麻疹、枯草热和过敏性鼻炎等,以及昆虫咬伤引起的皮肤瘙痒和水肿。
白三烯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顺尔宁等。主要用于哮喘,以减轻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和对激素的依赖。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主要有色甘酸钠、酮替芬等。色甘酸钠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酮替芬可用于预防成人及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  
其它抗过敏药如葡萄糖酸钙、糖皮质激素和脱敏剂。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强效抗炎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用于变态反应引起的严重皮肤病和哮喘等。但激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过敏药物有副作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用药后会产生困倦、嗜睡等反应,全身乏力,精神不集中,特别不适用于司机、机械操作或从事其他带有危险工作的人。其中的大多数还具有抗胆碱作用,用药后分泌物会减少、变稠,出现口干、咽干。部分第二代抗组织胺药如西替利嗪仍有引起嗜睡的副作用。阿司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定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
服用抗组织胺药还会使人的贲门松弛,食物在人的胃中逗留时间缩短,因而容易产生饥饿感。所以,服用抗组织胺药的患者经常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体重会明显增加。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的副作用也是易引起嗜睡和体重增加。色甘酸纳还可能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咳嗽、恶心,甚至诱发哮喘。
合理应用抗过敏药
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物都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和抗过敏特性,各种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寒冷性荨麻疹用赛庚啶效果好;热性荨麻疹用安太乐疗效显著;
对于急性荨麻疹就应选择起效时间快的药物。对于慢性过敏性疾病,因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则应选用一些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对于高空作业人员、驾驶人员及其它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人员,宜选择无嗜睡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
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同时使用两种或几种抗过敏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即联合用药。用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应各属于不同的类别: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应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先从一种药物撤起,逐渐停用药物,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任何一种抗过敏药物都存在耐药性问题。短期使用抗过敏药一般不会产生耐药;若长期使用,可能因个体敏感性及受体下调影响,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所以,如果发现某种药物服用后效果不如以前好了,决不能私自加大药量,应该换用其他种类的抗过敏药。